首页 > 乡村振兴 正文

中草药在鱼病防治中的应用

来源:宁夏三农呼叫中心 发布时间:2013-01-17 

  高扬      研究员     宁夏银川兴庆区畜牧水产中心

  2013年1月17日
  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水域的污染日益严重,养殖病害频繁发生。养殖中所使用的渔用药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抗生素、促生长剂、杀虫药等大量的化学药物使用,既危害人类健康,又污染环境。为了使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毒副作用小、无残留、病原体不易产生抗药性的中草药成为当前应用的热点水产药物之一。中草药具有药源广、成本低、疗效好等优点,被称为“绿色渔药”日益广泛地应用于鱼类病虫害防治中。
  一、中草药的特点
  1、资源广,成本低。我国地域辽阔,中草药资源丰富,易种易收,而且使用方便。
  2、动物体内无药物残留。中草药是天然物质,保持了各种成分的自然性和生物活性,其成分易被吸收利用,不能被吸收的也能顺利排出体外,在体外被细菌等分解,不会污染水环境。而一般的化学药物易积累在动物体内或长期残留在水中。
  3、毒副作用小,不产生抗药性。有毒的中草药经过适当的加工后,毒性会降低或消失;通过组方配伍,利用中药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其防病治病的功效,减弱或减免了毒副作用。
  二、中草药防治鱼病的优势
  1.具有个体和群体防治的双效功用。
  既能促进水产动物的群体防治,又可促进其个体生长发育。中草药可以完善饲料的营养性,提高饲料转化率, 如麦芽有消食健胃作用,含有淀粉酶,B族维生素、脂肪及卵磷脂等,与饲料混合,可助消化,预防鱼类胃肠病病,补充营养,促进生长发育。
  2.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中草药的优势除天然性、无毒副残留外,还有许多功能优势。表现在双相调节作用、激素样作用、维生素样作用、适应原样作用、不致使产生抗药性作用。现在对中草药在渔业上的应用研究,已发展到增强免疫功能、抗应激、抗微生物、驱虫、杀虫、保健助消化、催情增强繁殖力、改进水产品质量和风味等。
  3.具有安神镇静、健胃促消化、理气活血、养精补益、驱虫保健等药理作用。
  中草药本身含有一定量的营养物质,如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等,因而中草药防治鱼病是原药材的药用与营养价值的有机结合。而且其资源广泛、易种易收、使用简便、成本低廉、效果持久、无毒副残留或毒副残留低。这些都是化学药品所无法比拟的。
  三、中草药防治鱼病的主要原理
  1.补益药的基本作用
  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补虚药能扶正固本。扶正者,即扶助鱼类机体之正气,即所谓“正气存内,种不可干”。补虚药能增强鱼体免疫能力,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改善免疫机能。这类药物都不同程度地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加白细胞的数量、增强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和B细胞功能、促进诱生干扰素;另一方面提高应激能力。当机体处于不利环境下,或受到有害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因子侵扰时,可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力和耐受力。
  在细胞和亚细胞水平上的作用。补虚药通过在细胞和亚细胞水平上的作用,影响着动物体内许多基本的生理、生化过程。一是促进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代谢或更新速率,二是调节氧化自由基在鱼体内的代谢平衡。
  调节内分泌系统的作用。补益药对内分泌功能具有调节作用,部分药物或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的功能,或具有性激素样或促性腺激素样作用。
  2.活血化瘀药的基本作用
  血瘀证是与血液循环障碍有关的病理过程,临床表现以炎症、变性、萎缩、坏死、血管异常等为主。其基本药理作用是改善策血流动力学、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抗血栓形成、改善循环。临床上常用此类药物治疗肠炎、腐皮病等。
  3.清热解毒药的基本作用
  清热解毒类中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此类药具有抑菌、抗病毒、抗寄生虫、消炎、止痛、解热、调节免疫等作用。
  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清热解毒药治则广泛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客观上有使炎症消退的效果。清热解毒类中药不仅仅是通过病原微生物的直接杀灭作用,更主要的是通过调节或调动机体的免疫功能,在多方面和环节上广泛地影响感染性疾病的病理过程,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一是退热作用明显;二是具有明显的感染性抗炎作用,三是促进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
  四、中草药使用方法
  1、投喂法。将新鲜的中草药洗净切碎,与饲料拌合后投喂。干的中草药切碎后煮汁,用药汁或连同药渣与饲料拌合喂。
  2、泼洒法。将中草药捣碎,用水浸泡后连渣带汁全池泼洒。如果是干草药,必须切碎后煮一段时间再使用。
  3、糖化法。把中草药和豆饼、玉米粉、稻草或麸皮混合在一起,经过发酵糖化后喂鱼,可改善中草药的适口性。
  4、浸泡法。将中草药捆扎成束,放在进水口或食台附近浸泡,利用泡出的药汁扩散到全池,来防治病害。
  五、鱼病防治常用的中草药
  1、铁苋菜:又名马菜、血见愁、蚌壳草、人苋。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山坡、原野较阴湿的地方。夏季采集全草可入药,味辛、苦、无毒;具有止血止痢、抗菌解毒等功效。主要用于肠炎、烂鳃等细菌性疾病的防治。
  2、大黄:又名锦纹、将军、马蹄黄、黄良等。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根茎入药;抗菌谱广,抗菌力强。主要用于防治肠炎、烂鳃、白头白嘴等细菌性疾病。外用时先用氨水浸泡能提高药效;与硫酸铜合用,具协同作用,两种药物均可减量。注意不能与生石灰等碱性药物合用,避免大黄降效。
  3、黄连:又名鸡爪连、川连、味连、土黄连等。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状茎入药。具抑菌、消炎、解毒功效。主要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等疾病。
  4、黄柏:又名案木、聚皮、元柏。落叶乔木。以树皮入药。有抑菌、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可防治草鱼出血病。
  5、苦楝:又名楝树。落叶乔木,生于山野、路边。根、茎、叶、果均可入药,味苦、微寒,微毒;含生物碱、萘酚等物质,有杀虫、杀菌作用。多用于防治寄生虫类疾病。
  6、五倍子:又名百药煎、百虫仓。为五倍子的蚜虫寄生在漆树科盐肤木叶上而形成的干燥虫瘿。以叶上虫瘿入药,其杀菌能力强。用于防治白头白嘴、白皮、赤皮病等细菌性鱼病。
  7、大蒜:又叫大蒜头。多年生百合科草本植物 ,人工在田野栽培。以鳞茎入药,味辛、性温,有效成分为大蒜素;具有广谱抑菌、止痢、驱虫及健胃作用。常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烂鳃病及锚头鳋等。大蒜有杀死精子的作用,动物比较敏感,注意动物亲本慎用。
  8、乌桕:又名油子树、白桕、木梓树。落叶乔木,喜生旷野、河边。以果、叶入药,味辛、微温、无毒;有杀菌、消肿作用。常用于防治细菌性烂鳃、白头白嘴等病。
  9、地锦草:又名奶浆草、血见愁、铺地红。一年生匍匐草本,生在田野、屋旁。夏秋采全草入药;性味苦、平、无毒;具广谱抗菌、止血散风、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防治肠炎、烂鳃等细菌性疾病。
  10、菖蒲:又名水敛草、石菖蒲、石蜈蚣、白菖蒲等。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生长于水边湿地。夏秋采根茎入药,味辛、温、无毒;有抑菌、抗真菌作用。可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赤皮、烂鳃和水霉病等。
  11、穿心莲:又名一见喜、苦胆草、四方草。一年生草本。全草入药。有消炎、解毒之功效。常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等鱼病。
  12、黄芩: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有抑菌、抗病毒、镇静、利尿解毒的功效。可防治细菌性烂鳃、打印、肠炎、败血病等。
  13、辣蓼:又名水蓼、辣蓼草。一年生草本,长在湖边、沼泽地、田边。夏秋可采全草入药;味苦、性辛、温、无毒;有杀虫灭菌作用。常用于防治细菌性烂鳃、赤皮病、白头白嘴和寄生虫性鳃病、中华鳋、鱼虱等。
  14、鳢肠:又名旱莲草、墨莲草。一年生草本,生于田边、水边和湿草地。夏秋季采全草入药,味凉、淡、无毒,具抑菌消炎之功效。可用于防治细菌性鱼病。
  15、枫:又名三角枫、枫树、枫香。多年生落叶乔木,多生于山野。采枝叶入药,味辛、平、无毒,有杀虫抑菌作用。可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烂鳃、赤皮、疖疮病和杀灭青泥苔、水网藻。
  16、马尾松:又叫枞树、松树。常绿乔木,生于山间。取枝叶入药,性苦、温、无毒;所含松节油、二戊烯等有杀虫杀菌功效。可用来防治鱼虱、锚头鳋等。
  17、博落回:又叫号筒杆。多年生草本,长在山野。夏秋采茎叶入药,味辛、苦、寒,微毒;有杀虫、灭菌功效。用于防治锚头鳋、鱼虱及细菌性烂鳃等病。
  18、马齿苋:又叫马齿菜、酱板草。一年生草本,生于田野、路旁。夏秋采全草入药,味酸、寒、无毒;有杀菌作用。常用于防治草鱼细菌性肠炎病。
  19、大青叶:多年生十字花料植物。以叶入药,含大青叶素、靛苷等,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作用。用于防治疖疮、腐皮、烂鳃等细菌性疾病。
  20、仙鹤草:蔷薇科植物。全草入药。有止血和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的作用。可用来防治草鱼出血病、赤皮、肠炎病等。
  21、夏枯草:唇形科植物。全草入药。具清热散火、抑制病毒的作用。常用作防治病毒性疾病。
  22、石榴皮:即石榴的干果皮。其所含生物碱有收敛止泻、杀虫抑菌作用。用于防治车轮虫、三代虫、线虫、绦虫病等。
  23、槟榔:棕榈科槟榔树的种子。以果实入药,所含生物碱有驱虫、抗病毒、真菌的作用。可用于防治绦虫病。
  24、青蒿:一年生菊科植物。全草入药,所含青蒿酮等有驱虫、杀菌功效。用于防治细菌、真菌性鱼病和蠕虫类寄生虫病。
  25、艾叶:一年生菊科植物。全草入药,叶内侧柏酮、杜松烯等物质有理气血、逐寒湿、止血作用。可防治出血、粘细菌引起的疾病及鱼类浮头、泛池的急救。
  26、乌蔹莓:又名五爪龙、母猪藤。多年生蔓草,灌木丛中卷攀树枝等它物而生长。以藤叶入药,有杀菌作用。主治白头白嘴等鱼病。
  27、蓖麻:又叫大麻子、红蓖麻。一年生亚灌木,到处都有栽培。鲜嫩枝叶入药,有杀菌作用。可配合防治草鱼三病。
  28、流苏子:又名整鱼藤、青藤子、细叶藤。蔓性灌木,喜生长在深山沟谷的灌木丛中。以鲜藤叶入药。可防治细菌性鱼病。
  29、八棱麻:又名走马箭、走马风、陆英等。多年生灌木,长在村边灌木丛中。以茎叶入药,有杀菌、消炎功效。常用于防治细菌性鱼病。
  30、蛇莓:别名龙吐珠、三爪龙、蛇果草。多年生伏地草本,喜生田野、沟边。全草可入药,具消炎灭菌作用。可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等病。
  31、紫苏:一年生草本,野生于村边、路旁,多为人工栽培。茎叶入药,有消炎作用。常用于防治肠炎病。
  32、贯众:别名管仲。多年生蕨类植物,多生长在树林、石边、墙脚阴暗处。全草入药,有杀虫去毒之功效。常用于驱杀虫症。
  33、车前草:又名蛤蟆叶、田菠菜。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在田头地边。全草可入药,含有车前草酸、车前甙,有消炎清热功效。可用于防治肠炎等鱼病。
  六、几种常见鱼病中草药防治配方
  (一)草鱼细菌性赤皮病
  1、每亩水深1米,用枫树、枫杨树幼嫩枝叶各20公斤,分扎成若干小捆,分别投入池中,用石头压在水底,每三天翻动一次。
  2、每亩水面用蓖麻鲜嫩枝叶15公斤,分扎成数小捆浸泡在饲料台周围水底,连用2次。
  3、每亩水深1米用五倍子2公斤,捣烂并用热水浸泡12小时后,兑水全池泼洒,1次/天,连用3天。
  4、每亩水深1米用鲜菖蒲5公斤,捣烂用人尿40公斤浸泡12小时后加食盐1公斤,全池泼洒,1次/日,连续3天。
  5、乌桕叶5公斤(方法同4)。
  6、每亩水深1米,第一天用生石灰30公斤化水全池泼洒;第二天用鲜苦楝树果5公斤磨碎后煎煮30分钟,兑水全池泼洒,连用2—3天。
  7、每百公斤鱼金樱子嫩根(焙干)300克、金银花2000克、青木香200克天葵子100克磨成粉拌饵投喂,1次/天,连续3天。
  8、第一天每亩水深 1 米用生石灰全池泼洒;从第二天起,每百公斤鱼用地锦草2.5公斤(干草1公斤)切碎煮汁,连渣带汁拌饲料投喂,2次/天,3天为一疗程。
  9、每百公斤鱼用仙鹤草5公斤,捣碎成粉拌饲料投喂,2次/天,连喂5天为一疗程。
  10、每亩水深1米,用干艾叶10公斤(鲜艾30公斤)加水60公斤,文火煎至30公斤,全池泼洒,1次/天,连用3—5天。
  11、每亩水深1米,用野菊花、菖蒲、车前草各5公斤、豇豆叶3公斤,一起捣碎挤汁,加食盐2公斤、雄黄100克,拌饲料投喂,1次/天,6天一疗程。
  (二)草鱼细菌性烂鳃病
  1、每亩水深1米,用鲜枫树叶30公斤,分扎成捆放入池塘四周浸泡;或捣烂后全池泼洒。
  2、每万尾鱼种(或每百斤鱼),用乌桕叶干粉250克,加水浸泡12小时后,拌饲料投喂,每天一次,连喂3—6天。
  3、 每亩水面取鲜樟树叶15公斤、枫杨树叶6公斤、桑叶2公斤、生姜5公斤,混合加水煎煮2小时,加猪血1公斤、盐1公斤,兑水全池泼洒。
  4、每亩水深1米用鲜乌桕叶5公斤,捣烂用人尿40公斤浸泡12小时后全池泼洒,1次/天,连续3天。
  5、每亩水深1米用生姜1公斤切碎熬汁,加250克菜油,兑水全池泼洒,一日一次,连用3天。
  6、“三黄粉”拌饲料。
  7、五倍子(同赤皮病 3)。
  8、每百公斤鱼用黄连300克、百部200 克、鱼腥草200克、大青叶200克,切碎煎汁拌饲料投喂,1次/天,连喂3天。
  9、每亩水深1米,取干大黄2500克,用氨水20公斤,浸泡12小时后,全池泼洒。
  10、每亩水深1米,用大青叶5公斤、黄连1公斤,加水煎成药液,全池泼洒,连用3 天。
  11、每亩水深1米,用干艾叶10公斤(鲜艾30公斤)加水60公斤,文火煎至30公斤,全池泼洒,1次/天,连用3—5天。
  12、每百公斤鱼每天用鲜辣蓼3公斤(或干粉1公斤),切碎煎汁拌饲料投喂,6天一疗程。
  13、每亩水深1米,鲜流苏子、八棱麻各2公斤,沉浸于进水口池底,用泥封住,上压松树枝叶,隔日翻动,并冲水使药液全池均匀。
  (三)草鱼细菌性肠炎病
  1、每百公斤鱼用水辣蓼、铁苋菜各2公斤,加水20公斤煎煮2小时,取汁拌饲料投喂,一次/日,连喂3 天。
  2、每100公斤鱼用马鞭草、车前草各500克,加适量水煮沸30分钟,取汁拌饲料投喂,一次/天,连续5—6天。
  3、按100公斤鱼用大蒜2公斤(或大蒜素1公斤),捣碎成汁后拌饲料投喂,一次/天,连续3—6天。
  4、每100公斤鱼用地锦草2公斤,加水4—5公斤,煮沸半小时,取汁加少量面粉调成糊,拌嫩草或饲料投喂,一次/天,连续3天。
  5、 每百公斤鱼用大蒜素300克、韭菜4公斤(切碎)加食盐500克,拌饲料投喂,每天一次,连喂5天。
  6、每百公斤鱼,用鲜地锦草1000克、鲜辣蓼2000克,切碎煎沸30分钟,取汁拌饮料投喂,每天一次,连用4天。
  7、每百公斤鱼用鲜菖蒲10公斤、马齿苋5公斤、大蒜头3公斤切碎捣烂挤汁,加适量食盐,拌饲料投喂,每天一次,连用3天。
  8、每百公斤鱼用鲜车前草、马鞭草、樟树叶各1000克,加水煎沸30分钟,拌饲料投喂,每天一次,连用4天。
  9、每百公斤鱼每天用鳢肠(或蛇莓)2公斤煎汁拌饲料投喂,连用6天。
  10、每百公斤饲料加入黄芩粉5公斤(或紫苏粉10公斤),调制成药饵,每天投喂二次,五天为一疗程。
  11、每百公斤鱼每天用鲜辣蓼3公斤(或干粉1公斤)、艾叶200克,切碎煎汁拌饲料投喂,6天一疗程。
  12、每百公斤鱼每天用鲜穿心莲2公斤,煮汁拌饲料投喂,1次/天,连用3—5天。
  13、每百公斤鱼每天用蛇莓1公斤,加水煎沸30分钟后,取汁拌饵投喂,连喂6天。
  (四)水霉病
  1、每亩水深1米用枫树叶5斤,乌桕树叶7斤,辣蓼6斤,乌敛莓1斤,混合煎汁后加水50斤搅匀,全池泼洒。
  2、每亩水深1米用五倍子2公斤,捣碎用热水浸泡12小时后加盐05—1公斤,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续3天。
  3、每亩水深1米用菖蒲5公斤,捣烂加食盐1公斤,用人尿20公斤浸泡12小时后全池泼洒,1次/天,连用3天。
  4、每亩水深1米,用菖蒲、辣蓼各2—3公斤煎汁,加食盐1公斤、人尿5—10公斤,混合后全池泼洒;同时每百公斤鱼每天用生姜150克、食盐5克、白酒150毫升,拌制成药饵投喂,连用3天。
  5、每100公斤水加烟茎(叶)100克,用来洗浴病鱼20—30分钟。
  (五)打印病
  1、每亩水深1米,用苦参1公斤,加水20公斤,煮沸后用慢火再煎30分钟,取汁全池泼洒,隔日一次,3次为一疗程。
  2、每亩水深1米,用五倍子2.5公斤,捣碎后开水浸泡12小时,渣汁兑水全池泼洒。1次/天,连续3天。
  (六)指环虫
  1、每亩水深1米用苦楝树枝叶(果)、辣蓼各10公斤,切碎煎汁25公斤,加食盐2.5公斤,捣匀全池泼洒。1次/天,连续3天。
  2、每亩水深1米用辣蓼10公斤切碎煎汁25公斤,加入肥皂300克,搅化均匀后全池泼洒。1次/天,连用3天。
  (七)锚头鳋病
  1、每亩水面用桑叶5公斤、苦楝树根6公斤、豆饼11公斤、菖蒲12公斤,分别研碎后混合,全池撒泼。
  2、每亩水面用苦楝树枝叶30—40公斤,分扎成捆浸泡在池中,隔两天翻动1次,叶烂即换。
  3、每亩水深1米用马尾松叶10公斤,苦楝树叶(果)10公斤加水熬成汁,全池泼洒。1次/天,连泼3天。
  4、每亩水深1米用雷丸、石榴皮各200克,加水煎汁且池泼洒,1次/日,连泼3天。
  5、每4—5根号筒杆扎成一捆,每亩放8—10捆浸泡在池底。
  6、每百公斤鱼,用百部300克(碾碎),加白酒500克浸泡,用药液拌饲料投喂。
  7、每亩水深1米,用4 0公斤辣蓼,扎成若干捆,浸泡在池塘中。
  (八)车轮虫病
  1、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苦楝树叶30公斤,煮水全池泼洒。
  2、预防: 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枫杨树叶20公斤(或苦楝树枝叶20公斤),浸泡在饲料台下。 
  3、每亩水深1米,每天用枫杨树叶35公斤,煎汁全池泼洒,连续3天。
  4、每亩水深1米,用桉树叶10公斤,加水煎汁全池泼洒,1次/日,连3日。
  5、马尾松、苦楝树果(同锚头鳋 3)。
  6、每百斤鱼用干石榴皮150克碾成粉拌饲料投喂,2次/天,连用5天。亦可每亩水深1米用5—8公斤煎汁全池泼洒。
  (九)中华鳋病
  1、每亩水深1米用马尾松叶10公斤,苦楝树叶(果)10公斤加水熬成汁,全池泼洒。1次/天,连泼3天。
  2、每亩水面用苦楝树枝叶30—40公斤,分扎成捆浸泡在池中,隔两天翻动1次,叶烂即换。
  七、选用渔用中药制剂注意事项
  目前,不论是渔用复方中药制剂还是单方制剂,还缺乏对有效成分、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机理的研究,在防病治病过程中,主要依据中医药历史资料记载以及传统经验来确定。所以,目前大多数渔用中药制剂的适用对象和适用症还缺乏针对性。因此,广大水产养殖者在用药过程中还应该不断积累药效经验,为有效防病治病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对于药效差或有不良反应的现象应及时通报有关部门,以便采取妥当的处理措施。
  另外,目前我国渔用中药制剂中的单方制剂种类不多,绝大部分为复方制剂,复方制剂是在传统医药理论指导下,在充分考虑到配伍禁忌的前提下组方而成的,因此,使用复方制剂要注意不要再与其他中药制剂混用,以避免违反配伍禁忌。
  其次,人们一直认为中药制剂对水生动物无毒、无害、无副作用,其实不然,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带来许多后患,所以在使用中药制剂时一定要遵循使用说明书对用法、用量和休药期的要求。具体用药技术及注意事项等见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编印的《国家标准渔药及其使用技术》。